追记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张勇
圆梦路上的“最美村支书”
——追记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、游仙区铁炉村党支部书记张勇(上)
编者按:11月7日上午,“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、被网友誉为“最美村支书”的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因重病抢救无效去世,终年38岁。张勇同志是绵阳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兰辉精神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涌现出的鲜活典型、基层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。
时间定格在2013年11月7日,一位年轻村支书的离世,让数以千计的村民陷入悲痛!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因过度劳累而导致肝病恶化,经抢救无效,不幸离世。年仅38岁的他先后被评为“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四川好人”、“感动绵阳十大人物”、游仙区“十佳村支部书记”,被网友誉为“最美村支书”。
当天下午,张勇离世的消息从医院传来,铁炉村村民悲痛欲绝:“张书记,你不能走,你说要带大家一起干,咋就说话不算数了呢?”
苍山呜咽,碧水低泣。
病魔面前,铁炉村村民未能留住这位带领他们一起圆致富梦的“最美村支书”。带着对村民的深深遗憾,带着对家人的万分抱歉,张勇恋恋不舍地走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千万富豪主动回乡当村官
1992年,因为贫穷,初中毕业的张勇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,辍学进入魏城中学印刷厂。由于吃苦肯干,张勇很快当上副厂长。21岁那年,他成为了厂里最年轻的共产党员。
1998年,张勇辞掉工作,到绵阳边打工边自学,拿到了大专文凭,先后考取了会计电算化证、广告从业人员资格证、通讯从业人员资格证等。
1999年,张勇创办了第一家企业,淘到了第一桶金,慢慢发展到两家、三家,很快成了一个资产过千万的老板,随着生意越做越大,他买了车买了房,日子过得悠闲自在。
然而,悠闲生活没有让张勇感到满足。想起家乡的落后面貌,张勇时常对着墙壁发呆。妻子后来才明白他的心事:富起来的张勇,想尽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。
2008年特大地震后,张勇回老家给父亲重建房子。由于不通公路,辛辛苦苦买来的建材只能放在离家几公里远的地方,再请人工背运进山。这一次的遭遇,再一次刺痛了张勇的心。
2010年,魏城镇邀请上百名在外办厂经商的本地人聚会,为家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,并动员他们参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,张勇心动了。但他把想法告诉爱人后,爱人非常反对。张勇也明白,一旦回去,就意味着放弃城里安逸的生活,意味着许多的未知数。
后来,镇村干部出面游说,妻子渐渐改变了看法,由坚决反对变为支持。2010年12月26日,张勇以全票当选铁炉村党支部书记,随后又以全票当选村主任。
选举会上,张勇斩钉截铁地向村民承诺:“第一年投资200万元帮村里修路,不强行向村民摊派一分钱……若违背承诺,随时提出罢免!”村民用手中的选票表达了改变现状的迫切渴望,多年的贫穷让他们意识到,村里太需要一位像张勇这样的带头人了。
“人只能吃一碗饭,睡一张床,除了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,多出的财富都是数字概念。”在一次同学会上,张勇向同学们解释了自己的选择。
出师未捷倒在圆梦路上
经营着三家公司,刚刚走马上任村支书的张勇,事情多得让他简直吃不消:车子上、卧室里随时带着电脑、打印机等办公设备,到不了现场,只好电话遥控指挥各处正常运转。在为村里修村道期间,他每天早上5、6点就起床,常常忙到深夜,回家才发现忘记吃饭了。
2011年8月底,张勇累得实在撑不住了,在家人劝说下到医院检查,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肝腹水,不得不住进医院。身在病床上,张勇的心却在村里。病房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室,每周雷打不动,定期在病房召集村干部研究工作。
当他强行要出院时,爱人抓住他的手哭着吼道:“究竟是你的命重要还是工作重要?”面对妻子,张勇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:为了照顾生病的他,爱人辞掉了年薪6、7万元的工作。自己不能给她安稳平静的生活,还要让她为自己的健康操心、为村里的事着急、为家里的未来担忧。想到这里,张勇流下了愧疚的眼泪……
去年春节前,村里建设资金再次告急:90多万元的人工工资、油钱、材料费让人焦头烂额。此时,张勇已先后私人拿出600多万元帮村民修路,这几乎耗尽了他创业积累的所有积蓄。
为了兑付各种款项,他咬牙卖掉了自己城里的一套住房,又抵押了一套办贷款。卖房签字前,爱人哭着说:“辛苦这么多年买的房,就这样被你卖了……”
由于治疗不彻底,加上没好好休养,去年春节前一天,张勇再次病倒。医院两次下了病危通知书,并建议马上转院到北京治疗。在帮助村里付清工程欠款后,张勇在大年初一登上了去北京的飞机。在京治疗的日子里,他还不忘随时打电话问村里的情况。
今年5月,张勇因病再次住进医院。“手术后的他,说话没有一点力气”、“以前210多斤,现在只有140多斤了,瘦得衣服穿在身上都显得空荡荡的。”看到日夜操劳的张勇,村民感动得直落泪,纷纷主动送来土鸡、蔬菜、水果等,劝他安心养病。
村民自发悼念最好村支书
11月9日,天灰蒙蒙的,格外阴冷,远处不时传来几声沉闷的鸦叫。
午后,数百名铁炉沟村民身着素装,胸佩白花,从四面八方会集到张勇家中,争相要看张书记最后一眼,祝他一路走好。“感谢你为铁炉村付出的一切”、“你是我们老百姓的好书记”、“张书记,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”……村民们手执挽幛,默默悼念这位值得敬重的朋友。“这么好的人,怎么说走就走了呢?”追悼会上,哀乐阵阵,人们泣不成声。
墓地距张勇老家仅几百米距离。铁炉沟的村民却执意要抬着他的灵柩,围着新建的水泥道绕行一大圈。村民们要陪着张书记,最后一次共同走过他带领大家修建的致富路。“我们一直盼望张书记能好起来。在我们心中,他就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!”村民王成金动情地说。在铁炉村田间地头随便询问,说到张勇,村民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。乡亲们说,张书记的病,都是操劳村里的事给累出来的,“要不是为了村里,他现在在城里过得非常舒服。”
2011年8月,张勇查出患上肝腹水住院。可身体还未完全康复,牵挂着村里的他就提前出院了。“身上天天背个‘引流袋’还在工地跑,正常人都受不了。”“每次抽腹水,都要抽十几玻璃杯出来。”回想起哥哥生前不要命的工作,弟弟张武后悔不已:“为了村里发展,他真的是豁出去了。”
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“张书记虽然走了,但他仍活在我们心中,激励着我们去完成他未能走完的治村富民之路。”扼腕叹息之余,老村支书张伦群语气铿锵有力。
愿张勇在天之灵得到安息!(绵阳日报/记者 魏星奎 杨竹梅 陈莹莹)
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向张勇同志学习的决定
科技城党工委,各县市区委,各园区党工委,科学城办事处党委,市委各部委,市级各部门党组(党委),党的关系在市委的企事业单位:
张勇,男,汉族,绵阳游仙人,1975年3月出生,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2010年12月担任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党总支书记。曾获“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四川省第三届道德模范”、“四川好人”、“感动绵阳十大人物”等荣誉称号。2013年11月7日,张勇同志因病去世,年仅38岁。
张勇同志富而思源,造福桑梓,把生命融入事业,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,带领铁炉村干部群众一心致力于幸福美丽乡村建设。他锐意进取,敢于担当,短短两年多时间,“环村路”改善了群众出行难,项目入村改变了村容村貌,流转土地引进了客商发展产业,村级阵地重建丰富了组织生活。他心系群众,忘我工作,忠实履行一个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职责,为改善全村基础设施,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,以自己的崇高品德和感人事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。张勇同志的先进事迹蕴伟大于平凡之中,可歌可泣,可亲可学。
张勇同志是全市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,是学习兰辉精神、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典型,是一心谋发展、共圆中国梦的先进模范。为把张勇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宝贵精神发扬光大,转变为推动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强大动力,市委决定,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“兰辉式”优秀基层干部张勇同志学习活动。
向张勇同志学习,就是要学习他牢记根本、大德大义的为民情怀。
张勇同志21岁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17年来,他理想信念坚定,致富不忘思源。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,舍小家为大家,个人捐资500余万元改善村级基础设施,甚至不惜变卖、抵押自己的房产,也不让村民掏一分钱,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勇同志学习,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至真至纯,对党的事业至忠至诚,争做一心为民、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。
向张勇同志学习,就是要学习他攻坚克难、敢闯善谋的创业精神。
张勇同志任党总支书记以后,在贫穷和艰苦的环境中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,短短两年时间,修建了35公里村道,新建硬化了3公里沟渠,建立6个农业专合组织,引进了5个现代农业产业,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行路难、用水难、致富难问题,引领铁炉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勇同志学习,不畏艰苦、顽强拼搏,争做与时俱进、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。
向张勇同志学习,就是要学习他崇尚事业、舍己忘我的人生境界。
张勇同志视工作如生命,始终把群众的期盼记在心上,把铁炉村的发展扛在肩上,任职期间,先后3次病重住院,2次病危,却仍时刻为村上事业发展呕心沥血,殚精竭虑,即使挂着引流袋也奋战在修渠筑路工地一线,用生命践行了竞选时的铮铮誓言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勇同志学习,做到心里装着群众,凡事想着群众,争做诚心诚意办实事,尽心竭力解难事,坚持不懈做好事的党员干部。
向张勇同志学习,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、坦荡无私的高尚品格。
张勇同志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第一追求,不计名利,不计得失,甘当“零薪书记”,坚持将自己误工报酬全部用于村上事业发展。他严于律己,踏实做事,清白做人,村集体财务管理科学规范、公开透明,主动接受群众监督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勇同志学习,淡泊名利、心底无私,争做快乐奉献,克己奉公的党员干部。
市委号召,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张勇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,紧密联系实际,加强组织领导,迅速掀起热潮。各级组织、宣传部门要对开展学习活动作出具体安排,利用多种形式,广泛深入宣传张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,加强具体指导,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。各地各单位要把学习张勇同志先进事迹与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广泛开展向兰辉同志学习活动”结合起来,与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,与当前村(社区)换届选优配强“两委”班子结合起来,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务实、勇挑重担、履职尽责,为推进绵阳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,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中共绵阳市委
以张勇同志先进事迹为标杆 进一步弘扬为民务实清廉政治本色
11月7日,“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、被网友誉为“最美村支书”的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支书张勇因重病抢救无效去世,终年38岁。游仙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:追授张勇同志为“游仙区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兰辉式的好干部”,同时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向张勇同志学习活动。(《绵阳日报》11月12日)
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中央明确要求聚焦作风建设,集中解决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“四风”问题,作为铁炉村村支书的张勇知民情,解民意,想群众所想,急群众所急,密切联系群众,始终与当地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先后捐资、垫资、多方筹资为村里修建村道、沟渠、山坪塘、蓄水池、人饮工程等,并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发展芦笋、青梅种植产业,为改善铁炉村基础设施面貌,提升群众生活水平,推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即使在重病期间也心系老百姓,展示了‘求实、为民’的伟大精神,试问象张勇这样的好干部难道不值得群众拥护?在共产党人中曾流传过一句名言,那就是:“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组成的。”这“特殊”不是特殊享受,而是特别能奉献---这在张勇同志身上完整的体现了出来。张勇同志乐群众所乐,忧群众所忧,讲群众所言,在铁炉村工作的日日夜夜,以实际行动,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村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,铸就了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。 针对此情况,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、心系群众,要不怕困难、不惧风险,做到实事求是、调查研究,坚持勤俭节约、艰苦创业,廉洁奉公、勤政为民,要继承和发扬像张勇那样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、唯独没有他自己”的公仆精神,发扬“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”的大无畏精神,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,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。大力倡导服务群众、知难而进、求真务实、艰苦奋斗、敬业奉献的作风。其次,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、树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,要学习弘扬焦裕禄、张勇精神,切实加强理论修养、政治修养、道德修养、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,加强主观世界改造,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,推动科学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、造福人民群众,以张勇同志先进事迹为标杆,进一步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政治本色。
|